——蘇州燃料支部開展實景學習積極踐行黨風廉政活動紀實
2020年9月27日下午,蘇州燃料有限公司黨支部全體黨員一行來到位于蘇州姑蘇區西美巷的況公祠進行參觀。這是我支部今年第三季度的一次黨課實景學習活動,也是對“十三五”以來中央和各級黨委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積極響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深沉的憂患意識、頑強的意志品質,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
我支部積極響應上級黨委的號召,結合公司實際,在全體黨員中開展黨風廉政的主題活動,在不影響工作情況下,充分挖掘身邊資源,利用好公司所在地蘇州歷史文化名城姑蘇區的歷史典故、人文景觀,把節前黨課安排在蘇州的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之一的況公祠。本次活動本身就充分體現了作為非公企業踐行黨風廉政建設的特色,緊貼實際,抓住過程,注重實效。從活動立意到組織過程,提倡廉潔、經濟簡便辦活動的思想貫穿始終。
況鐘曾三任蘇州知府,在任期間陸續展開核減重賦、廢除苛捐、整理軍籍、興修水利、建濟農倉、培養人才等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整治,蘇州府的壞風氣得以扭轉,吏治逐漸清明,百姓也大多遵紀守法了。其工作不僅贏得百姓的擁護,也得到朝廷的認可,明宣宗曾對眾臣說:“知府是一郡的表率,身體力行必定從廉潔奉公開始。況鐘肯定是廉潔的人,廉潔之后才能去貪。知府能去貪,則貪官一定會有所收斂!”
明代著名的清官況鐘不僅剛正廉潔,而且孜孜愛民。他在任期間,先后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貪官污吏動不動對百姓處以酷刑,他先后酌情予以減免者近一千四百余人。同時,他協同巡撫周忱,悉心籌劃,為百姓奏免賦稅糧七十余萬石,也因此,百姓對他奉之若神。張廷玉《明史》中在講述況鐘的這一段時,這樣寫到:“興利除害,不遺余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神!瓫r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后守蘇者莫能及。”
況鐘其秉心方直、律己清嚴的品格給本次實景課堂學習的各位黨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況鐘卒于蘇州任所,當時蘇州1府7縣都建況公祠,百姓家中均立況鐘牌位祭祀。后人還將其文稿編成《況太守集》。明代至今近400年,他在蘇州的10余載任期為后人留下的朗坤正氣、民良仕廉的精神財富是無法計算的,其過往至今影響著各階段的為政者!笆濉币詠碇醒肷钊胪七M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況鐘率先垂范、兩袖清風的政德也為今天的共產黨員及領導干部樹立起風清氣正、廉潔奉公、嚴于律己的一座永恒豐碑。
我支部安排中秋和國慶節前夕的這一節特殊黨課,正是希望借此形式告誡全體黨員,時刻不放松對自身要求,樹立起廉潔意識,增強黨性,不忘初心。更是體現了蘇州燃料黨支部踐行黨風廉政建設從嚴治黨的良苦用心,也是落實上級黨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號召的最好注釋。